致: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一、核心举报事由 我公司国广电(北京)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国广电”)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政府招商引资,投资建设“家和康养”PPP项目。 然而,自2020年周某就任湖滨区委领导后,其滥用职权、公然违约,通过“行政干预阻挠项目手续办理、设局转嫁1.07亿元高息债务、勾结法院恶意诉讼、诈骗企业资金230万元”等手段,侵吞我公司7000余万元投资,并强占价值3.42亿元的项目土地。 2025年7月24日,三门峡中院违法裁定以土地抵偿虚构债务,企图将155亩土地以2.38亿元低价过户至政府平台公司。 企业已被逼入绝境,特此向各级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举报! (图片说明:项目建设现场) 二、事实与证据 (一)招商引资项目概况 合法中标:2019年2月,我公司通过公开招标中标湖滨区“家和康养”PPP项目,与湖滨区财政局签订《股权转让协议》,同年4月与区政府签订《PPP项目合同》。 履行投资义务: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,其中: 2019年4月9日支付股权款3051万元至湖滨区财政局; 4000余万元用于现场建设。 (图片说明:支付股权款3051万元) (二)周某及湖滨区政府的违法事实 1.行政干预致项目停工 2020年5月7日,周某签发《会议纪要》,强行占用项目北区88亩土地建设医疗中心,我方明确反对。 2021年4月8日,湖滨区政府发函三门峡市规划局,叫停项目规划许可证办理,导致项目全面停工。 (图片说明:周某签发的会议纪要) (图片说明:三门峡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复函) 2.设局转嫁高息债务,空手套白狼 隐瞒1.07亿元高息贷款:湖滨区政府在招商前(2018年)通过下属平台公司(湖滨区财经投资有限公司,下称“财投公司”)以年息16.2%贷款1.07亿元,却故意隐瞒该债务。 虚构债务勒索企业:2021年9月,财投公司以“康养公司欠款”为由起诉我公司,要求偿还本金1.04亿元+利息1.35亿元(累计2.39亿元),但: 债务形成于2018年,我公司不知情; 《产权交易合同》明确债务上限为1.04亿元且不计息; 工商变更未完成,还款条件未触发。 3.勾结司法人员诈骗、枉法裁判 诈骗230万元:2023年,湖滨区政府人员刘艳山谎称“周某可促成执行和解”,骗走我公司230万元(后刘艳山因诈骗罪被判13年)。其笔录证实: 财投公司董事长李帅奇、总经理李明参与诈骗; 向三门峡中院法官崔传军行贿。 违法执行土地:2025年7月24日,三门峡中院裁定将项目两块土地(评估价3.42亿元)以2.38亿元低价抵债给财投公司,严重低估资产价值。 4.强占土地侵吞国有资产 湖滨区政府通过司法手段强行侵占我公司名下两块核心项目土地,具体信息如下: 第一宗土地:位于三门峡市虢国路南、东环路东,土地面积66.92亩,性质为住宅用地,经法院评估价值为1.44亿元(不动产权证号:豫(2018)三门峡市不动产权第1828000023号)。 第二宗土地:位于三门峡市崤山东路南、东环路东,土地面积88.67亩,性质为商业用地,经法院评估价值为1.98亿元(不动产权证号:豫(2018)三门峡市不动产权第1828000024号)。 上述土地总评估价值3.42亿元,是康养项目核心资产。然而,湖滨区政府恶意操纵司法拍卖程序: 首次流拍后蓄意压低土地价值; 二次流拍后,三门峡中院于2025年7月24日裁定以“以物抵债”方式,将两块土地仅作价2.38亿元抵偿给湖滨区财经投资有限公司。 土地抵债价仅为实际评估价值的70%(2.38亿元/3.42亿元);政府通过虚假债务及司法手段,变相侵吞超1亿元国有资产。 (三)造成的严重后果 企业损失:7000余万元投资血本无归,项目停滞5年; 社会稳定风险:总包方中铁十七局及参建单位面临重大损失,矛盾一触即发; 营商环境破坏:地方政府公信力荡然无存! (图片说明:财投公司虚假询证函) 三、紧急诉求 1.立即叫停土地过户:中止三门峡中院非法裁定书,防止国有资产流失。 2.彻查违法违纪行为: 周某:涉嫌滥用职权、违约干预、利益输送; 李帅奇、李明:涉嫌虚构债务、参与诈骗; 三门峡中院崔传军等:涉嫌枉法裁判、收受贿赂。 3.采纳合理解决方案: 由央企中铁十七局接手项目90%股权,承接债务并盘活项目。 四、证据清单 《股权转让协议》《PPP合同》 3051万元股权款支付凭证 规划局叫停项目录音(2021.4.8) 周某签发《会议纪要》(2020.5) 前财政局长王树映证言 财投公司虚假询证函 刘艳山诈骗案判决书 土地评估及执行裁定书 举报人:国广电(北京)投资有限公司 日期:2025年8月18日 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基于我司持有的书面证据、司法文书及政府文件(以上仅展示部分),愿承担一切法律真实性责任!恳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雷霆介入,斩断地方保护黑手,救企业于绝境! 来源链接:https://newsoul.xinzengwj.net/thread-3373-1-1.html |